战高温丨超40℃!地下30米隧道里的奋进

时间:2025-07-15 浏览量:648 稿源:公共关系中心

盛夏七月的热浪,翻滚在这座城,也翻滚在一群群为城市建设的坚守者身上。为加快宁波轨道交通新线建设,15000余名建设者和技术人员不惧“烤验”,坚守在桥上、地下、海面……今天(7月14日),小编走进市域铁路慈溪线,实地探访高温下地铁建设者的坚守。

24小时全力掘进

上午10时,室外气温约35℃,小编来到市域铁路慈溪线梅堰站至孔浦站的盾构区间,在地下深达30米的隧道内,近百名施工人员正马不停蹄地向前掘进。

刚进入隧道,小编就感受到如潮水般的热气迎面扑来,混合着潮湿的泥尘味。不同于地面施工,隧道内空气流通不畅,更加闷热潮湿,加上机器散发的热量,体感温度超过40℃。隧道内,小编看到工人们或拼装管片,或来回不断地运输管片、浆液等物料,汗珠从他们的身上不断滚落,步伐却没有半刻停下。

“这地下跟个大蒸笼似的!刚进来那会儿,衣服湿透贴在身上,脚下的走道板都是烫的,喘气都觉得费劲。”刚完成轮班的盾构机掘进班组工人尹才智擦拭着满头的汗水说道。在这酷热的隧道环境中,工人们每天需要饮用8l以上的盐汽水补充水分,工作服时常被汗水湿透,留下一道道汗渍。

“目前梅-孔区间左线已完成29环,右线完成173环,单线每天的掘进工作量保持在10米左右。为确保每日掘进目标环数顺利完成,现场实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,梅-孔区间计划26年一季度双线贯通。”业主代表杨超介绍道。

据悉,市域铁路慈溪线全长约64公里,共设13座车站。目前,13座车站全部开工建设,3座山岭隧道全部贯通,盾构区间掘进完成约65%,高架桥梁完成约86%。

多措并举保障施工

“现在工地上推出了不少防暑降温的法子,作业环境清凉了,工友们的健康也更有保障。”尹才智告诉小编。

为了应对高温,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贴心又实用的措施。“首先,我们通过增设风机与制冷设备,在作业面放置冰块、在操作室加装空调等方式实现通风降温;其次是实行‘干两头、歇中间’与轮班制相结合的排班方式,足量提供防暑饮品与药品,保障工人人身健康。同时强化后勤保障与应急巡查,定期组织高温中暑演练,提升全员防护能力。”市域铁路慈溪线sgcx10标施工现场负责人商彭超介绍道。

面对高温“烤”验,宁波轨道交通在建工地持续优化各项防暑降温措施,科学安排人员作业时间,实施“早出早归,晚出晚归”的作息制度;各工地设置休息点、纳凉点,为建设者提供清凉的歇脚、饮水、避暑的空间;发放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、矿泉水、绿豆汤等防暑药品和饮料,采取定时洒水等多种‘清凉’举措,不断改善一线建设者和技术人员生产生活条件,保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。

网站地图